在中专招生时,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一个学生报了名,他会再拉来几个“好朋友”,一起来上学,而且多是选择同一个专业,也要求老师他们安排在同一个班,同一个寝室。很多家长也赞成几个同学一起去同一个学校,总觉得孩子出去上学,有几个同学陪伴,有个照应也挺好。其实,这样的同学聚堆,并不是什么好事,严重影响了孩子可能出现的“逆袭”和变化。
选择中专的孩子,基本上都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失意者。在文化课单一评价模式下,他们已经很难再有发展。因此,国家打通了职业教育通道,给孩子们铺设了一条新的道路,既然文化课这条路走不通了,那就换条路走走,相当于是给了学生改变人生的二次机会。
中专,真的能改变命运么?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,真的可以,就看你想不想做出改变,能不能坚持改变。
首先我们先看看中专学生学习情况,基本上分三类:
第一类,学习意愿强,主动学习的学生。这类学生不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课都会认真学,是学校竞赛、升学、就业的重点关注对象;
第二类,能推着学,缺乏主动性的学生。这部分学生一般文化课不怎么听,也不怎么会,专业课还是能认真对待,如果老师要求严点,基本能跟着老师节奏学下来。他们对未来升学、就业的态度基本是有学上,有工作就可以,没有太大想法;
第三类,彻底不学的学生。这部分学生,基本就是啥都不学,每一个班上都会有几个这样的孩子,天天浑浑噩噩,就像是没有睡醒,怎么叫都叫不醒。
想改变命运,那就努力成为第一类孩子。这类孩子,其实也是在初中被老师们“抛弃”的学生,也是学习一般般甚至很差的学生,也是初中老师眼中不爱学习的学生。但是,在中专,因为他们内心想改变,并且能跟着老师认真学,自然在新的班级里,就成了爱学习的孩子,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信任,并且渐渐将努力变成习惯,将维持“好学生”的状态变成常态。
中专是学生性格、意识成长成型的重要时期,在这个时期如果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性格,养成了勤学善思的习惯,对未来十年都发展都有好处。
那么中专究竟能改变什么呢?
a. 找回学习的乐趣,转变学习态度,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掌握未来发展最重要的技能——学习能力。
学习有乐趣么?如果你能从学习上得到夸赞和鼓励,那就有;如果你得到的都是批评、指责,那就没有。中专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学习乐趣,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是有问题的,是被动的、填塞式的强迫学习,非主动性学习。
想在中专转变自己,首先要转变学习态度。只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,中专内容都不是问题,尤其是专业课内容。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面对全新的课程,大家都是同一起点,只要认真学,老师们都是极愿意教的。当你第一学期,拿到全班前几名时,你会发现,站在班级的学习前列的感觉是如此美妙——老师会微笑给你讲题,父母会欣慰的给你嘘寒问暖。你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,而且为了保持这个感觉,我相信你也会持续努力,为得到更多的赞赏和鼓励而继续努力,在不知不觉间,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;潜移默化中,你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。
未来不论是就业还是升学,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,新的专业知识,新的专业技能,新的工作要求,都需要你自己去学习。在这方面,大学生具有极大的优势,如果中专学生不掌握这项技能,真的永远都只能呆在最低端的工作层面,难有发展。
学习能力是整个中专阶段最重要的技能,只有掌握它,才有未来,才有发展可言。因此,在中专首先要改变的是学习态度,通过态度转变掌握学习的能力。
b. 树立人生的短期目标,产生努力的动力
很多中专学生为什么感觉浑浑噩噩的,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、没有方向,也没有前进的动力。其实,网络上传播中专学校如何不堪的人,其实本身很多都是中专教育的失意者。他们在中专时不转变学习态度,没有人生目标,不学习,混日子,最终学无所成。即使安排了工作,因为没有学习能力,面对新工作也不能尽快胜任,工作不如意也导致生活困顿。种种不如意,让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,都是学校的问题,中专的问题。这就是中专不努力,不做出改变的学生的未来。
中专要想改变,需要树立短期目标,并为之付出努力。很多后来有所发展,小有成就的孩子,在中专阶段基本都有自己的小目标。我有个学生在实习过后,对跑业务极感兴趣,他就将自己中专阶段目标定在如何提升业务能力上。此后,经常泡在图书馆,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,大量读书让他的知识面极速扩充,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,不论是谁说什么东西,他都能大概说几句。专业课学习更加认真,因为业务不仅仅是赚差价,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保证,原来不愿意学习的专业课,现在学习更加主动,这就是转变。当你有了目标,就有了动力,也就有了为之付出的态度,在不断的学习中,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。现在这孩子有自己的企业,他跟我说,他的成功,很大的因素得益于中专时期不间断的自主学习。这样的付出让他在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,更是得到了贵人的青睐和扶持,才能快速崛起。
事物发展,内因起决定作用。想要改变,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内心。不论是先找到目标,还是先转变学习态度,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认同,并有为之长期付出的坚持。
c. 技能竞赛,人生快速逆袭的最大法宝
中专作为职业教育的起点,新入校的学生就像是刚入门的小徒弟,想快速一鸣惊人,有所成就,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到秘籍,而中专的最大秘籍就是技能竞赛。
首先技能竞赛已经成为各地教育部门、学校最为重视的中职教育活动。世界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跟奥运会同级别的赛事,各地区对于技能竞赛的奖励也是让人瞠目结舌。因此技能竞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,对于学生而言,如果你能拿到省级竞赛一、二等奖,你可以保送高职院校;如果能拿到国家级奖项,高职院校和企业抢着要你;如果能拿到世界技能大赛奖项,不仅国家、省市、学校均会重奖你,学校也会为你量身定制未来发展,待到你毕业那天,母校、众多高校、大批企业会蜂拥而至“抢”你,你会充分体会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了。到时,至于去哪里,就看你自己怎么考虑这个幸福的烦恼了。
如果我是初入中专的学生,我一定给自己定下自己的小目标:就业,那我就扎扎实实学好我的专业技能,提升我的文化素养,尤其是技能竞赛,一定是我要努力抓住的未来;如果我要升学,我一定首先学好文化课,不能再像初中那样应付了事,基础再差,我会多问多想多学,一定学好专业课,把握好技能竞赛,争取保送的机会。
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,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,我建议就你一人去。一个人,谁也不知道你的过去,你想做个积极的人,从入学的第一天就积极向上,大家都会认为你以前也是这样的人;你想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,从入学的第一天就努力学习,大家都会认为你一直都是一个爱学习的人;你想做一个有目标的人,那就向自己的目标前进,谁也不认识你,没有人拿你的过去拉你的后腿。面对新学校、新环境、新同学,你就是一张白张,这张白纸未来描绘成什么样子,都由你来掌握,是积极还是颓废,是努力还是放弃,是奋进还是后退,都由你来决定,这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机会。
一个浑浑噩噩的中专孩子,是否有过改变自己的想法,我想,一定有的,但为什么没有改变,又是回归到了初中的状态。其实原因很简单,就跟有人屡次喊着要减肥、要戒烟,但是又屡次失败一样。身边总有“朋友”把本就意志不坚强的他又拉回到酒桌上,总有“朋友”又抽出一根烟递过来,反复规劝,不让“远离”。
对于学生而言,为什么每次下定决心要走出去,最终每次却又回到了原点?这些都是因为习惯的原因。人一天的行为超过80%都是由习惯控制的,习惯是指不经过大脑思考,自然而然就发生的行为动作。而“玩伴”就是那个时时刻刻提醒你保持原有习惯的重要载体。中专孩子的“玩伴”多是哪些人?俗话说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多数中专孩子能够玩得来的也多是同样学习程度的孩子。这样的孩子在一起,多数研究的还是怎么玩,而不是怎么学。这样一群“玩伴”聚在身边,你想改变?太难了。
阿德勒心理学指出,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“向上意志”支配,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,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:追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,即出人头地。这种为优越而进行的奋斗是内在的。但是影响人成长有三个要素,即遗传、环境和创造能力。其中创造能力起重要作用.它与其他两个要素结合起来,才可克服人生障碍。对于中专学生而言,要实现“出人头地”,首先就要摆脱“环境”束缚,即打破初中的自我学习状态,在新的环境中形成新的学习状态,然后才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,克服人生障碍。
其实,说起来,中专生要做出改变真的比高中生要难得多,不简简单单是学习状态的问题,更多的是思想意识、行为习惯、以及创造能力的全面提升。就像是长跑,由于中专学生过往学习习惯、学习努力程度等多方面影响,造成学习上的枷锁越来越多,看着已经远远超过自己“轻装简行”的高中生,有一大部分还能坚持奔跑,但是能打开枷锁,“轻装”上阵的学生却是不多,难度也更大。因此,中专学生要摆脱学习生活“惯性”,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“玩伴”。
又是一年招生季,希望看到文章的家长们,能够让孩子离开“玩伴”,独自出来闯一闯,给自己一个机会,也给家庭一个惊喜。